传统饮料巨头使用的代糖阿斯巴甜可能对人体致癌?
6月29日,据媒体援引消息人士报道,最常见的人造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将在7月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宣布为“可能致癌”。
IARC是在本月早些时候的外部专家会议后做出的这项结论,该会议主要是依赖所有已经公布的研究证据,评估哪些物质对人体有害。
需要说明的是,IARC依据患癌几率的高低将致癌因素分为五类:
1类:对人类有确认的致癌性
2A类: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
2B类:有可能对人类致癌
3类:尚不能确定其是否对人体致癌
4类:对人体基本无致癌作用
根据媒体披露的信息,IARC将把阿斯巴甜列为“2B类”,即有可能对人类致癌。
而市面上销售的诸多打上“无糖”标签的食品、饮料,实际上都使用了阿斯巴甜等甜味剂。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
阿斯巴甜是最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例如无糖可乐和雪碧中都有该类甜味剂,用于替代蔗糖。
自1981年以来,JECFA一直表示,在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范围内,食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过往该机构认为,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喝12到36瓶无糖饮料(具体数字取决于无糖饮料中阿斯巴甜的含量),才会有损害健康的风险。这一观点得到了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各国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同。
此前,一项2022年的研究发现,这些甜味剂无助于长期控制体重,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脏病发作和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大多数甜味剂都是有问题的,包括人造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糖精,以及从植物中提取的甜味剂,如甜菊糖。唯一的例外是由糖醇制成的甜味剂,即多元醇,它不属于“非糖甜味剂”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