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2023年度十大消费维权典型案例 激发消费活力
3·15,作为广大消费者们最关注的节日,每年都会曝光一批消费维权典型案例。2024年3月,合浦县市场监管局、合浦县消委会在从2023年查办的消费维权案件中,围绕消费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精选十个案例进行公布,涉及消费纠纷、不动产权纠纷、哄抬物价销售药品案、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发布处方药广告、冒用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电线电缆案、未成年人文身纠纷等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方面,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从法律法规和消费维权角度为消费者支招,倡导企业恪守诚信经营准则,同时提醒消费者防范消费风险、文明理性消费。
案例八:某五金商行销售冒用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电线电缆案
案情简介:2023年10月15日,合浦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合浦某五金商行进行检查时,发现其仓库内上发现429捆电线电缆,其外包装均标注了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当事人无法提供上述电线电缆的国家强制性认证证书接受检查,合浦县市场监管局立即展开立案调查。经核实,当事人于2023年6月购进543捆电线电缆商品用于对外销售,涉案货值12.17万元。当事人销售的电线电缆未获得中国强制性认证证书、但在产品上标注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三条,合浦县市场监管局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销售冒用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电线电缆的行为,并作出如下行政处罚:1.没收冒用认证标志的电线电缆429捆;2.没收违法所得2426.00元整;3.罚款人民币10万元整。
案件点评:
电线电缆在所有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极易发生漏电、触电甚至起火的危险,这些劣质产品给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埋下诸多隐患。本案通过查处销售冒用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电线电缆,有效震慑了辖区电线电缆经营户违法经营行为,维护了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秩序,让消费者购买电线电缆产品购得放心,切实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来源:合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