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长连友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海市正在努力打造和提升‘天生丽质、生态优美、开放合作、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品牌,逐步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他说,北海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0年11月,北海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广西自桂林、柳州之后第三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连友农告诉记者,北海是一座有着非常深厚历史积淀的城市,早在2000多年前,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到了近代1876年以后,北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获此殊荣,连友农欣喜之余多了一份思考。他说,北海将按照“保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思路,进一步保护、梳理和挖掘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北海;进一步重铸城市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弘扬北海的海洋文化、开放文化、南珠文化、疍家文化,重振当年雄风,并有更大作为,充分发挥北海在中国南方特别是大西南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北海历史悠久,区位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早在1998年就被评为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短短五年间获得诸多荣耀: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由于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北海的旅游业在城市现代品牌建设中成为除电子信息产业外另一支柱产业。在多年的谋划下,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正朝着生态环保、现代化迈进。百年老街的旅游业态、步行街的商业业态已形成,近两年先后有九家五星级酒店开工建设,拥有万年历史风景的涠洲岛规划建设也拉开了序幕。
旅游产业加速对接东盟的同时,贯通东盟的出海出边“动脉”建设亦紧随其上。根据有关规划,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滨海城市,北海正逐步形成通往周边各市、省和东盟国家的快速运输通道,同时建设北海邮轮母港和涠洲岛旅游码头,拓展北海至海南、广东和越南下龙湾、岘港、胡志明市的海上航线。其中,北海到越南下龙湾的海上旅游航线一直备受关注。据了解,这条当前沟通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唯一跨国海上旅游航线因免护照签证,自上世纪90年代开通以来,累计开航1300余次航班,接待中外游客近50万人次,非常便捷。“但是这条航线并没有实现跨越发展,最主要的障碍在于游轮码头建设。”连友农坦陈。
北部湾风生水起、千帆竞发后,北海开始开发、建设游轮码头。专用的游轮码头建成后,这条航线将会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延伸到海上东盟各国,北海市将逐步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