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抗日名将陈铭枢故里合浦县曲樟乡璋嘉村,是北海最典型的一座客家村庄,座落在六湖水库(合浦水库的一部份)上游,大廉山下,因山青水秀、景色优美,是一方极富灵气的沃土,是“嘉”;又是一块精雕细啄的美玉,玲珑剔透、纯洁无暇,是“璋”,故取名“璋嘉”。 璋嘉村自古以来人丁兴旺,为大廉垌、六湖垌一条大村,辖8个自然村,即老屋、老屋场、坑尾、新屋场、歧山背、冯屋、上村、元果墩等,全村都说客家话。共有农户400多户,人口近3000多人,如果包括已搬迁到各地的璋嘉人则有近10万人。有公路通公馆镇,水、陆路通曲樟乡、博白的松山镇和浦北的石冲镇。
璋嘉村
老屋村 据璋嘉陈氏族谱记载:溯吾高祖元公四郎讳忠成,生三子:立德、立成、立功,兄弟三人均被封为大将军,领兵勤王。立成公生三子:念国、念文、念邦。念邦公乃吾合浦六湖开基始祖,法号陈念八郎。妣张妙二娘,生五子:智仁、智义、智礼、智德、智信。按陈氏源流,为立国受姓太始祖陈胡公嫡传江州义门魁公派系。
大明成化年间,广西流寇侵扰广东廉州石康县,并洗劫一空。因此,当地人心惶恐,四民逃散,以致地广人稀,田地荒芜。弘治十年(1497年)廉州府张榜,广招远方黎庶前往定居开垦。
大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吾祖念邦公携妻挈子,千里迢迢,从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来苏里州试街瓦子巷迁来广东省城居住。时值朝乱国争,四海不靖,广州城难于安居。故又继续往西南迁徙至吴川县,后又迁到广东省廉州府合浦县兴中里六湖(今广西合浦曲樟)九塘下村开基创业。是由闽迁廉的开基始祖。 续后数代,人口渐增,念邦公的后裔又陆续分迁各地。其间,念邦公第八代孙陈其鼐公(璋嘉村人习惯称八世祖)于清朝康熙年间,迁居璋嘉。是由六湖垌迁璋嘉的开基始祖。 璋嘉四面皆山也。东有佛高山,山下有北海最大、最长的输水水道——璋嘉隧道;北有大平山,沿大平山山路,可进入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的故乡——博白县;西有高石岩山;南有耥耙嶂。璋嘉周围的山都是合浦名山大廉山的一部份。 璋嘉的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树林竹林郁郁葱葱,泉水叮叮咚咚。春天百花齐放,鸟语花香,特别是满山遍野的捻子花,红白相间,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夏天竹林、树林满山葱翠,更显生机盎然;秋天各种野果成熟,特别是捻子果成熟后,乌黑透亮,叫人垂涎欲滴;冬天竹林、树林还是绿意不减,不显寒意。璋嘉的水,片片玲珑,清丽柔媚,终年不断,六湖水库深不见底,一片墨绿;长溪浅圳则水流清澈,水质甘冽,没有污染。璋嘉的田野,时而一片翠绿(禾苗生长),时而一片金黄(稻谷成熟),充满希望。
山青水秀璋嘉村
勤劳客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