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谜语
陈海春
客家民间谜语,客家话称 “打估”或“团估”,“估”即猜。闲时长辈对后辈,或亲友孩童相聚,常会说:“出只估给你猜”,是过去客家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之一。
一只谷,胀爆屋。谜底是煤油灯。当年的客家人,村里大多没有电灯,用的是煤油灯。煤油灯点在屋中,那一点灯光,只有一只谷那么大,但是在漆黑的夜晚,灯光能照亮全屋,并射出屋外,所以说一只谷胀爆屋。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谜语。记得老人们还经常和我们说一些智慧的故事,有一个故事就是说,谁有办法能用东西装满一间屋,并且不留一丝缝隙,那就是个聪明人。但许多人都没办法,因为世间上的东西都是有棱有角的,怎可能装满屋而没有缝隙呢?而其实灯光就是一样既简单又方便的东西。当然,水也可以,但水没有光方便。
红丝线,吊绣球,姑娘见,口水流。谜底是杨桃。这个谜语我们是在杨桃树底下学会的,也许是触景生谜,大人们每每在杨桃树底下,就会出这个谜语让我们“估”。我们村有一个地方叫菠萝树根,菠萝树根附近又有一条杨桃树,杨桃树生得枝繁叶茂,每年都结出很多杨桃。杨桃树是二十七伯的,二十七伯家是地主,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是地主的缘故,所以他不太管别人摘他家的杨桃。小时候嘴特馋,每每杨桃满树时,我们或到树底下用竹竿捅,或三爬两爬爬到树上摘。站在树上,看那满树的杨桃,一条红红的东西把一个或青或青黄的杨桃吊在树枝下,煞是好看,煞是引诱人。谁说只有姑娘喜欢吃酸的东西?不是姑娘的我们也是口水直流了。
红丝线,吊绣球,姑娘见,口水流。
一只天,四只角,朝朝起身开驳壳。谜底是火柴。每天,客家人早早起床煮朝(煮早餐)时,用火柴生火,长长的火柴盒就像一个天空,而且有四个角,火柴在火柴盒上一划,“嘶”的一声响,在还没完全天亮的早晨,一道亮光闪现,就像驳壳枪发射。小时候,我们猜这个谜语时特别费解,天不是圆圆的吗,怎么会有四个角呢?那时我们还以为是闪电呢。
一条篾骨五寸长,中间有答(点)油麻糖,晚人(谁)古(猜)中得尝尝。谜底有两个,一个是字谜,即“卜”字。另一个谜底是屎秉。在客家乡村,当年没有大便纸,抹大便用的是树棍或篾骨(篾片),谓“刮试忽”(刮屁股),篾片刮大便后便成为屎秉。出这谜语的人很可恶,你如果猜出来了,他没有奖励,反而你吃亏,要你吃一点屎(得尝尝);你如果猜不出来他又会说你笨,遇到如此谜语,你无论如何是吃亏吃定了。
一只阿娘(姑娘)白雪雪,一刀斩落去无出血。谜底是白罗卜。
长棍难使,短棍难移,香炉难捧,恶马难骑。分别是蛇、鹅公虫(蜈蚣)、蜂窦(窝)和老虎
有肚无肚脐,有眼无眼眉,有翼无识飞,无脚走千里。这个谜语的谜底就不开了,让大家猜猜。
总结起来,客家传统民间谜语的特点,一是谜语制作者大多是客家劳动人民或身居基层的小知识分子,他们了解客家人的生活、习俗,爱思考,有生活、有实践、有知识;二是谜语均紧贴日常生产、生活,不论谜面谜底,均是天天常见常接触的事和物,极具亲和力;三是谜面押韵、朗朗上口,用客家方言叙说,易说易传。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古往今来的客家人。
[ 本帖最后由 陈海春 于 2010-11-29 09:4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