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民生] 【图文连载】客家文化(之老虎毑婆)......(之四大书院)892楼

[复制链接]
远威180 发表于 2011-3-28 22: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我吃过了
味道很好
而且很有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人渔 发表于 2011-3-28 22: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6文一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ubajie8888 发表于 2011-3-28 22: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都同个老祖,也姓陈 喊你声大哥哈哈...多发点小时候的经典图...有 (嫩)无?可以吃那种...还有一种叫什么果了 小学老买来吃..长的很怪的.黑红色的 很甜..二十几年都没吃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海春 发表于 2011-3-28 23: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远威180 于 2011-3-28 22:00 发表
我吃过了
味道很好
而且很有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海春 发表于 2011-4-1 09: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客家文化:客乡行之“奇、浮、灵、合的白沙浮水岛与天妃庙”(多图)

         奇、浮、灵、合的白沙浮水岛与天妃庙


陈海春

合浦县白沙镇的浮水岛,又叫老鸦洲墩,岛上有天妃庙。自听说后,一直想去走一走看一看,但都没机会,于是每每从跨海大桥经过,都远远的眺望,左方(或右方)云水浩渺的海水中,可见一座岛屿,于迷迷茫茫中若隐若现,真如大海中飘浮着的一艘船,又如大海戴着一枚碧玉簪。
去年秋,终于有机会到神往已久的老鸦洲墩一游。
老鸦洲墩岛在白沙镇当地人民中又叫洲墩阿婆岛,之所以叫它老鸦洲墩,是它的外形像个老鸦,另一说是因岛上群鸦云集。
老鸦洲墩岛属白沙镇平田村委会管辖,离白沙镇约10公里,在铁山港海域中段,东北方向是闸口镇,岛的南边铁山港跨海大桥。岛的形状略呈三角形,面积约5000平方米,海拔17.5米。
老鸦洲墩的特殊之处,在于奇、浮、灵、合。
。老鸦洲墩上的天妃庙(又称三婆庙,其起源非常神奇。
天后,又称妈祖、天妃、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许多沿海地区都建有妈祖庙。相传妈祖的真名叫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于福建省莆田湄洲岛。林默娘初生时,红光满室,异气氤氲。由于从出生到满月,不哭不叫,故名之曰默娘。林默娘八岁到私塾读书,喜烧香礼佛,十三岁得道典秘法,十六岁观井得符,能布席渡海救人。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升化以后,有祷辄应。自宣和以后,两宋间先后敕封达九次。其封号,南宋光宗绍熙(1190年)由“夫人”进爵为“妃”,元世祖时又进爵为“天妃”,清康熙时再进爵为“天后”。妈祖从小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去世的当年,乡人感其生前治病救人的恩惠,就在湄洲岛上建庙祀之,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湄洲妈祖庙。后来,妈祖的信仰,随着华侨的南渡遍布于南洋各地,妈祖也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台湾、东南亚沿海华裔居民普遍信仰的海神。

据当地人介绍,妈祖早在公元1796年清朝的中页时期就来到神奇圣岛老鸦洲墩。当年一位叫曹#一郎的人,在老鸦洲墩附近海面打鱼时,遇一根木头钻进网里,他取出远掷,但不一会那根木头又漂浮而归,数次如此。曹大感惊奇,以为神物,便向木头许愿保佑能多打鱼虾,结果鱼虾满仓,大发其财。后来曹#问得此木是妈祖所化,曹为感谢女神,就在老鸦洲墩建造一座天后庙堂,让女神永驻,造福子民悬济人间。庙在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被摧毁,80年代重建,1997年重修扩大。
整座天妃庙为一座大殿,雄伟壮观,在北海合浦没有另一间天妃庙能与之相比。左为观音殿,中为三婆殿,右为二婆殿。
   
迷雾中的浮水岛.jpg
天妃.jpg
天妃女神简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海春 发表于 2011-4-1 09: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大门天后宫对联曰:“天立厥配,后来其苏”。
 
清·赵慎畛《榆巢杂识》:“闽省天后庙联:‘天立厥配,后来其苏’,与泰山东岳庙中‘帝集乎震,人生于寅’二语皆为稳切。”
这说明,老鸦洲墩上天妃庙的对联来自福建省的天后庙。
天立厥配。此句出自《诗·大雅·皇矣》。据一些文献资料解释,厥:其。配, 配偶,夫妻的称呼。后多指妻。假借为“妃”。其意为:皇天给他选择佳偶。这是一种说法。另一说为:上天立了符合天意的人。天后终身未嫁,这里应为后一种。
后来其苏。原载《尚书》“徯我后,后来其苏”。这里“徯”是等待的意思;“后”是王,君王的意思;“苏”是复苏,苏醒,复活的意思。这句话翻译过来,大概就是说:“(我们)等待着我王,王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整副对联之意为:上天立了符合天意的人,天后(符合天意的人)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这就如清·赵慎畛所说,对联用于天后庙,非常稳切、妥贴。
老鸦洲墩很神,它会漂浮起来。虽然处在大海的中间,海拔又比较低,但它似乎会随着海水的上涨而上涨,从来没有被海水淹没过。岛上的人带我们去天后宫左边一处凸起的地方,指着对我们说,老鸦洲墩之所以称为浮水岛,是因为岛中有一神奇的水鼓,踩之击之咚咚直响。为了印证他的所说,他还拿来一根棍子,使劲敲打之,我也用力的跺了几跺,似乎听到了咚咚咚的鼓声。所以,之所以称为浮水岛,是因有此水鼓的作用。据有关人士的文章介绍:岛上的一位70岁高龄的老人说,他多次见过这种现象,印象最深的是1954年8月30日(农历八月初三),12级台风过后,海面上出现了大海潮。当时,与小岛地势相差无几的其他岛屿和附近村庄都被淹没,而他所在的小岛却神奇地浮了起来,并随着海水的上涨和下降而上下浮动。他和岛上所有人都惊呆了。
灵。说是在岛上天妃庙许愿,往往都会很灵验,求子得子,求财得财……于是吸引了四方信众,不远千里,不怕奔波之苦来到天妃庙烧香许愿。

合。合,此为融合。是说客家文化与妈祖文化的融合。
  客家人是中原移民,妈祖是沿海地区人民的信仰。自客家人从山区迁移到合浦沿海,海,也就成为客家人谋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然而海又很可怕,人力在惊险多变的海水面前往往是渺小的,很大部分靠所谓的运气支撑,那么客家移民也必定需要在心理上要求有一个神灵的保佑。这样,妈祖信仰就自然地成为客家人的信仰了。然而,妈祖从海民心中来到山民心中,她的功能已远不止保佑航运、渔民平安那么简单了。妈祖也被改造了,成为客家人的神灵。从当地客家人民的口传中,妈祖已有保境安民、扶助功业、减灾救疫、为青年男女婚配、防旱防涝,保佑发财生子等多种功能。这是典型的改造后的客家式民间信仰。纵观客家的民间信仰,大都是经过改造后的神性崇拜,主要是将来自中原汉文化或外来文化中的民间信仰加以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新的崇拜体。像佛教、道教信仰一样,合浦客家地区大都佛道不分,或者相互混淆,自然渗透,像我参观过的曲樟璋嘉老君庙、山心灵隐寺(内祀观音、康王和祖师,观音为佛,康王为道)、中城仙人庙、公馆关帝庙(祀关公、华光和观音,关公为儒,观音为佛)、闸口普云庵以及这座天妃庙(祀观音和天后,一属佛,一属道)都是同时供奉着佛道儒或佛道或佛儒的菩萨或神仙。这是客家一个奇特的现象。
客家作为一个适应力极强的民系,它继承着中华民族众多优秀传统品质,又是最具开放性和最善于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汉族民系。客家先民来到合浦,和当地土著民或早一点迁来的民系杂居在一起,一方面与当地人友好相处,吸收土著文化和外来文化、海洋文化,一方面又顽强地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神性崇拜中也遵循实用的原则,而抛弃了条条框框。这也是它的独特性,客家民系这种极为鲜明的特色,为振兴中华文化、促进中华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者原创,不准抄袭、转载)
富丽堂皇的天妃庙.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ゞ心随流水ζ 发表于 2011-4-1 09: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常见,但没到过[s: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遥远的守侯 发表于 2011-4-1 09: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老鸦洲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98 发表于 2011-4-1 13: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神秘的小岛,神奇的传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阿卑 发表于 2011-4-1 13: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远望过 但是没到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