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鸣夏 发表于 2018-5-11 08:39:35

10年之后汶川地震重灾区如今充满生机

近日,四川省统计局7日发布“5·12”汶川特大地震10年重灾区经济发展报告,10年来,汶川地震39个重灾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一系列数据指标,直观呈现灾区发展成效。10年前的“5·12”汶川地震,给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2008年,10个极重灾县(市、区)经济遭受重创。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持、倾情支援下,四川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10年来,灾区上下稳中求进追赶发展。2017年,39个国定重灾县GDP达到6829.7亿元,总量是2008年的3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比全省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更加优化。39个重灾县三次产业结构从2008年的21.7∶45.0∶33.3调整为2017年的13.2∶45.9∶40.9。人均GDP大幅提升。2017年,39个重灾县人均GDP达到42188元,是2008年的3倍,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94.5%。财政实力持续增强。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在各项政策引导支持下,灾区财政收入的基础更加坚实,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39个重灾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0亿元,是2008年的4.3倍。与此同时,灾区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优化城镇布局,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2017年末,39个重灾县常住人口1618.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7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8%。10年来,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发展的重中之重,实施多项民生工程,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切实解决就业、上学、看病问题,灾区人民收入不断提升;结合脱贫攻坚政策,大力支持灾区群众建立专业合作社,通过统筹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聚焦发展物流、商贸、金融、信息和服务外包业等,拓宽群众就业渠道。2017年,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870元,是2008年的2.9倍;39个重灾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30元,是2008年的3.1倍。end.

厉害 发表于 2018-5-11 08:54:11

活着

你的出现 发表于 2018-5-11 08:54:25

十年过去了

大芋头 发表于 2018-5-11 08:54:40

当时我还在读高中

复苏 发表于 2018-5-11 08:55:11

一场天灾

金正宇 发表于 2018-5-11 08:55:31

沉痛的回忆

代码出错 发表于 2018-5-11 08:56:10

一瞬间,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

小米4 发表于 2018-5-11 08:56:25

好好活着

延安南路 发表于 2018-5-11 08:56:53

我在广西

盖饭 发表于 2018-5-11 11:05:49

记得当时临近高考,感慨万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10年之后汶川地震重灾区如今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