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 发表于 2014-5-18 13:40:09

本人也从没开过酒席,就不参与讨论了。

大大与小小 发表于 2014-5-18 21:29:22

结婚、住新居是人生大事,值得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畅谈人生,但强烈反对去喝酒的人封大礼。

土鱼 发表于 2014-5-19 22:03:08

回 大大与小小 的帖子

大大与小小:结婚、住新居是人生大事,值得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畅谈人生,但强烈反对去喝酒的人封大礼。 (2014-05-18 21:29) images/back.gif

言之有理,赞同。

斓海 发表于 2014-5-20 21:46:26

三叔 发表于 2014-5-29 14:31:40

回 六公咳哈 的帖子

六公咳哈:之所以说借名开酒席设“礼簿上书”敛财是陋习,是因为这种酒席请客打破了被请客人的日常开支。普通的工薪阶层因为收入不高,每个月开支多少钱都有个节俭的预算。但突然被别人请去吃酒席,许多还是并不亲密的人以及自己并没开酒席请过的人也发请帖来,而且还是好几张,就严重打破 .. (2014-05-11 10:34) images/back.gif

六公您好:您可能理解错“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了。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4-5-29 17:10:05

回 三叔 的帖子

三叔:六公您好:您可能理解错“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了。 (2014-05-29 14:31) images/back.gif

阁下披“三叔”马甲,莫非真是冥界之王?莫非冥界对“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理解与人间不同?
人间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语出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山木》,原句是“君子之交淡若水”。与“君子之交淡若水”相连并相对应的,还有“小人之交甘若醴”。
说的是君子相交,虽然赠对方的礼物礼金极少微不足道,但双方的友谊却因道德、志趣相投而天长地久地牢固。而小人相交,虽然赠对方的礼物礼金丰厚,但双方的交往都是看重利益,也因利益的得失而注定不会长久。
六公用这个典故来喻指吃酒席豪封、豪索礼金的行为,是恰如其分。

小小七 发表于 2014-5-30 08:25:47

这个是不能一刀斩吧,有些是敛财,有些不是,家有喜事,亲朋好友聚一聚也是应该的,几千年都这样办的了,人呀,一生能有多少次办喜事呀。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4-5-30 09:42:17

回 小小七 的帖子

小小七:这个是不能一刀斩吧,有些是敛财,有些不是,家有喜事,亲朋好友聚一聚也是应该的,几千年都这样办的了,人呀,一生能有多少次办喜事呀。 (2014-05-30 08:25) images/back.gif

办喜事开酒席并不是陋习。而开酒席设那个“礼簿上书”环节,从而逼亲友因爱面子互相攀比给大额礼金,这样的敛财手段才是陋习。
自己的喜事,理应由自己花钱去办。亲友们发自内心赞助礼金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是为了敛财,就应该撤了“礼簿上书”这个环节,直接在宴会大厅入口摆个“无记名投礼箱”,让赴宴的亲友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投给礼金。这样才是只办喜事,不为敛财。

陆定一 发表于 2014-5-30 10:56:19

回 六公咳哈 的帖子

六公咳哈:

办喜事开酒席并不是陋习。而开酒席设那个“礼簿上书”环节,从而逼亲友因爱面子互相攀比给大额礼金,这样的敛财手段才是陋习。
自己的喜事,理应由自己花钱去办。亲友们发自内心赞助礼金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是为了敛财,就应该撤了“礼簿上书”这个环节,直接在宴会大厅入口摆个“无记名投礼箱”,让赴宴的亲友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无记名投给礼金。这样才是只办喜事,不为敛财。


....... images/back.gif

是“礼簿尚书”。大概是引孔子《尚书》为用,于此取其妥为保存的记录之意。         老抓捞仔识做吃了,银子都要分清,何况亲戚朋友乎?单靠头壳记,无容易记老,所以要有”礼簿尚书“咯

六公咳哈 发表于 2014-5-30 12:06:51

回 陆定一 的帖子

陆定一:是“礼簿尚书”。大概是引孔子《尚书》为用,于此取其妥为保存的记录之意。         老抓捞仔识做吃了,银子都要分清,何况亲戚朋友乎?单靠头壳记,无容易记老,所以要有”礼簿尚书“咯

(2014-05-30 10:56) images/back.gif

古代的官职叫“礼部尚书”,不是“礼簿尚书”,相当于现代的教育部长(兼文化部长)。明清两朝,朝廷下设六个部——吏部、兵部、户部、刑部、礼部、工部。各部的主官称为“尚书”,次官称为“侍郎”。礼部负责管理全国的教育、选拔人才、主办文化活动及其管理等,其主官就是“礼部尚书”。
合浦民间把开酒席中记录亲友所交礼金的程序,戏称为“礼簿上书”。是把亲友各人所交的礼金多寡、交礼金人姓名,一笔笔清清楚楚地记录在封礼簿上。有了这个程序,亲友们为了面子,而不得不打肿脸皮充胖子,交出让自己心疼的大额现金。这种程序,就是敛财陋习了。
页: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查看完整版本: 网友“六公咳哈”说:办婚礼/其他喜事请客是陋习、是一种敛财手段。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