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12-9-5 09:01:49

大家都在说房地产商的不是,其实我觉得房地产商比窦娥还冤



    如果没有房地产开发商,城市会变成什么样的城市呢?小时候听过一首歌:“达板城的姑娘”,我朋友去年到过歌中唱的达板城,那里确实没有房地产开发商,但这座久负盛名的城镇已成了废墟般的破烂小镇,既没有“眼睛真漂亮”的姑娘,也没了“硬又平”的石头路面了,满眼只是荒凉和破败。

  平心而论,大多数开发商都能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己任,努力奉献着团队的才华,为提高城市人的居住品质竭尽心血。在他们的默默奉献中使城市变得越来越美丽。但房地产商却被妖魔化了,成了全社会的靶子,为房地产商说公道话的人包括一些著名学者都成了人民公敌。

  开发商挨骂的主要原因是房价越来越高,偏激的人直至觉得把开发商都宰了房价肯定会跌下来。但我们应更深层次地了解房价越来越高的原因,房价里包含了土地出让金和各种税费,实际上房价收入中的50%以上已被政府各级财政税务部门收走了[其中约41%的土地出让金、14%的交易费税(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10%报建办证费用(市政配套、消防、人防、测绘、办证、新型建筑材料专项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交易环节收费等)]。开发商除去建设成本、融资成本和人力成本,也就所剩无几了。何况开发商还无奈地承担着因各路关卡而不得不承担的灰色支出。

  

天若有情 发表于 2012-9-5 09:03:56



         大家应该关注全国地价最近10多年已升了10多倍的事实。土地是住房的载体。各级地方政府独家垄断了土地供给。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农民的土地,再转手高价卖给开发商,获取了巨额收益。现在全国每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已达2万亿元,还在每年递增着,卖地已经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很多城市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土地出让收入。
  我们都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些年城市修马路、建广场、盖政府高楼、发奖金、出国考察、官员大吃大喝、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给贫困户送温暖等,用的大都是卖地的钱。如今政府又开始搞民生工程,如“低保家庭”应保尽保、增加就业、发展教育、医疗保险、环境保护、保障房工程等等,都需要大量财力支持。这都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对社会、对城市的贡献。

  房地产业对国家GDP的贡献也较大。据统计,10多年来,我国房地产业一直保持着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其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如果再加上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有57个关联企业都依托着房地产),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会更大。

  房地产开发产业含中介产业、物业服务业及上下游产业共63个关联产业,容纳了全国12.7%的就业人数,对中国的劳动就业有着重大的贡献。

  当然,房地产开发商辛辛苦苦地买地皮,造房子,并不是为了自己消费,也不是出于什么“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社会责任。其惟一目的是通过造房子、卖房子,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的很多做法也是在商业的范畴,在商言商,他们的很多商业操作无可厚非,他们的行为客观上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社会应客观评价房地产开发商,他们既不是圣人,也不是恶魔,他们是一群遵纪守法的商人,受尽高税收高地价及N多收费的盘剥却代政府挨骂着。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家都在说房地产商的不是,其实我觉得房地产商比窦娥还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