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特辑】实拍合浦著名狗肉街,探寻合浦狗肉街变迁的过程(多图)
虽然连日来的玉林狗肉节事件将吃狗肉推到了风尖浪口,各方争议不断。但正如中央电视台所说的,不管是爱狗和吃狗肉的,都应该守法律边界。一年一度的夏至又到了,在合浦街头只要一问起夏至这天都干什么时,往往大部分的人都会说“吃狗肉、吃荔枝”。虽然很多人不一定清楚的知道夏至的含义,但是在说到夏至吃狗肉这件事上,大家倒是显得很统一。至于合浦夏至吃狗肉的传统由来,大部分的人其实都说不上来,只是知道很久以前就是这样了。按现在许多民间的说法,在夏至这天,狗肉和荔枝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的说法,而“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意思是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
在合浦县城,比较出名的狗肉街有三条,分别是中心市场、沙窝街还有廉田路,其中中心市场和沙窝街卖狗肉的历史比较悠久,而廉田路则是近年来才形成的新力军。在这三条狗肉街中,中心市场大多以销售生狗肉为主,同时也有少量熟狗肉出售,沙窝街则是生熟狗肉一起销售,而新力军廉田路大多是销售熟狗肉为主,以狗肉饭店形式出现,逐渐形成了具有合浦特色的狗肉饭店街。
在合浦县城中心市场旁,一条小巷直入,近十个摊点上全都摆放着已经脱毛的整狗以及一些已经煮熟的狗肉。老板们三三两两的在摊点上聊着天,等待生意上门。因为时近夏至,又位于闹市,时不时的就有顾客前来购买。因为这里的狗肉相对便宜,所以来这里买狗肉的顾客买的量一般都比较大,而且主要是买生狗肉回去加工的多。当然也有一些熟狗肉的顾客,这些人中一般都是附近居住的群众或者乡下出来逛街的“烧酒佬”。
一位在中心市场卖了十多年狗肉的老板介绍说,中心市场的狗肉摊在解放后就有了,一直到今天都几十年了,只要是合浦附近的人,想要买狗肉都知道来这里。而关于这里狗肉街的历史没有人能够说的清楚,只是知道自记事起这个狗肉街就存在了。按照老一辈的说法,狗肉是一种上不得桌面的东西,所以不会有人在自家里煮狗肉吃,而他们卖狗肉的摊点也是极其简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低调”。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有头脑的商家开始不再安于现状,纷纷想出了一些新点子,为狗肉上餐桌而努力。
而沙窝街,应该算是合浦吃狗肉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里开始,狗肉已经开始以饭店形式出现,开始走上了桌面。在这里,不仅有零售的狗肉,顾客还可以三五成群的在店内坐下愉快摆上一顿。不过或许是因为城市建设的发展也或许是别的原因,现在的沙窝街的狗肉已经慢慢的最初的兴旺开始走向衰退。据了解沙窝街从8-90年代开始有狗肉销售,随后逐渐扩大,狗肉店也是逐渐的在增加,小小的沙窝街据说最多时达到近二十家。然而时代在变,现在的沙窝街上,狗肉店已经只剩下几间了,虽然还有一些店家在坚守,只是往日的辉煌已经不在了。
(中心市场狗肉街)
在新力军廉田路的街头,因为夏至的到来,很多的商家已经贴出了写着“夏至狗肉”的火红招牌。廉田路狗肉街这个称呼,是近些年才逐渐打出名声的,同时这里也是合浦餐饮一条街,各色各样的饭店在这里应有尽有。而其中最多的,当数狗肉饭店了。在廉田路的西段,一家连着一家的狗肉店占满了半条街道。因为这里地方宽敞停车方便,饭店的环境也比较舒适,这里便开始成为了合浦人吃狗肉的新阵地,逐渐取代了当年红火的沙窝街。在这里的狗肉店中,乾江狗肉的招牌显得的特别多、特别的显眼,原因在于乾江的狗肉名声在外,当然也不排除有不少真的是从乾江开出来的狗肉店。
廉田路狗肉街的形成,大概在2007年左右,然后开始逐年增加,现在的廉田路上,已经开出了十家左右的狗肉店,这些店虽然招牌不一样,但是狗肉的做法大体相同。很多人说,虽然狗肉没有变,但是环境变了,所以来吃狗肉的人也就跟着变了,当然,狗肉的价格也跟着在变。时值夏至,35-40元一斤的熟狗肉依然没有阻挡的了吃客的脚步,而在中心市场18元一斤的生狗肉也是如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廉田路狗肉街会怎样变迁不好说,是不是又被下一条街所取代,是不是消失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切都在随着社会在变。正如现在玉林所面对的,可能也是我们未来要面对的。
合浦街的狗肉,也如合浦街的历史,说不尽道不完。(文中部分信息可能存在偏差,欢迎网友指正)
(沙窝街狗肉店)
杜绝当街加工狗肉
(中心市场狗肉街,前来购买狗肉的人络绎不绝)
(沙窝街的狗肉店)
(廉田路的狗肉店)
爱狗但也摆狗肉的飘过,抗议当街宰杀. 想当年,合浦县第一个土豪“万元户”,就是在中心市场宰狗卖五香狗肉的,绰号“劏狗廖。
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大多数人月薪只有30多元,每年收入也只有400元左右。而劏狗廖却年收入万元,多惹眼的土豪啊?不知当年有多少拜金女踏破了廖土豪的门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