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春刀 发表于 2015-4-24 16:12:39

"特价房"、“折上折”、"大优惠",买房陷阱处

      房价虚高16.5%、“1元=25万”的虚假广告、周边配套的落实后会无期、房子变成水帘洞......各类购房陷阱已经成了很多购房者心中不能触碰的痛。陷阱越来越高明,购房者即使有再多的心眼都会不小心踩进坑中,如何戳破谎言、识破陷阱?
       特价房、大优惠、大让利、大酬宾……房企一向善用各种杀手锏以招揽更多的购房者光顾,引的楼市进入一波又一波的血拼季。然而在种种优惠出现的同时,也有一些不良开发商布下“陷阱”,等候购房者的“光临”。毕竟在寸土寸金的今天,楼面低价不断飙升,部分开发商为了减小开发成本,会千方百计的使用各种方法从购房者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买房优惠和风险并存,购房者需理性对待,一旦吃亏很难弥补。


      陷阱一:先升价再打折
      部分房企确实会利用此类先抬高价格后降价的手段来吸引购房者,他们会把房价提高到物价部门的申报备案价格以上,这样就算优惠,其实价格并没有便宜多少。房地产企业既想快速销售回笼资金,又不愿在申报备案价格的基础上打折降价销售真正让利于民,只能采用这种抬高房价再打折的伎俩来骗取客户眼球、刺激购买欲望,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支招:经常关注某一楼盘的话,价格的涨幅很容易看出来;若是第一次关注,则建议咨询一下楼盘价格。另根据国家发改委《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第九条,房地产商卖房时要严格按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如果商家的报价远高于其在物价、房产部门申报的备案价,再假称给消费者优惠,在虚高报价上打折,使实际成交价等于或略低于备案价。这是虚假优惠折价的价格欺诈行为。


      陷阱二:折上折优惠都是营销噱头
      案例:去年年底,合浦某些楼盘正好在做年底开盘大型促销活动,交两千抵一万,交五千抵两万,开盘9.8折,按时签约更有折上折等…….置业顾问称,楼盘的优惠仅仅持续开盘当周,过后均不可享受本次折扣优惠。
   真相:有时候售楼处的一些优惠活动看似力度较大,实际只是给购房者制造一种感觉“划算”的氛围,购房者在下叉之前不仅需要了解当时的楼盘价格,最好查询一下他们全年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速度,结合产品品质综合考量楼盘性价比,避免上当受骗。
   支招:房企对购房者做出的所有价格承诺,都应该不折不扣毫无异议的履行,无论这种价格承诺是登在广告上的、写进合同里的,或是口头约定的。购房者和开发商若发生争议,购房者在自行协商无法解决的前提下,可根据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约定选择法院或仲裁。如果无争议条款,当事人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也可以双方协商达成仲裁条款由仲裁进行裁决。

绣春刀 发表于 2015-4-24 16:15:40

    陷阱三:永远的特价房
    案例:无论你去得多早,条件有多符合,根本就见不到广告上所说的特价房。得到的只有售楼人员一句很遗憾的告白“对不起,特价房已经卖完了”。特价房就好像换季甩货的服装鞋帽一样,或者断码、或者残次,多少会有些问题。差房源不好销售,只能通过特价方式消化。
    真相:价格无疑是购房者最关心的问题,所以当楼盘推出“大减价”“大吐血”“跳楼价”的特价房时,都会受到购房者的关注。但是看似眼前的“特价房“,可能购房者永远只能听说,而买不到。因为这种话特价房往往只是开发商吸引购房者来现场的一个幌子,以不明有限期的低价房为宣传,等购房者来现场咨询,售楼员的回答永远是”已售罄“。
    支招:当看到有“特价房“广告时,购房者一定要理性对待。搜集楼盘的相关信息,查询楼盘的过往价格,与其他同质楼盘价格进行比较等途径了解楼盘的特价房价格是否有实时优惠。如果这个楼盘已经处于尾盘销售阶段,则特价房可信度较高。若刚开盘就推特价房,那多半只是个噱头。对于“噱头”性质的特价房,还要注意这个特价房是否存在质量瑕疵。

泌尿科主任 发表于 2015-4-24 18:02:26

千算万算都算不过开发商

mei23mei 发表于 2015-4-27 11:23:31

没钱啥都不用谈~!

防爆菊菊长 发表于 2015-4-27 14:50:55

合浦的价格也合理了,相比周边几个县城来说

杀猪佬 发表于 2015-5-14 11:02:29

2000+的房价在全中国随便一个县城都算是低的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特价房"、“折上折”、"大优惠",买房陷阱处处是,谨防楼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