丿jay 发表于 2020-3-15 08:55:49

饭桌上,多个人多几双筷子更合适?

在中国有一句很有人情味的话“多个人多双筷子”筷子是中国发明的特色餐具多双筷子就是接纳你同桌就餐也代表欢迎你的到来
然而你知道吗?如果是在古代多一个人,可不仅仅是多双筷子那么简单。还要多一个蒲团,一个案几,一套餐具...多出一大堆东西。为啥呢?因为中国古代是分餐制!就拿我们最熟悉的鸿门宴来说吧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每人的面前,都有一张小饭桌,桌上放相同的食物,却通过座位的方向分出了主次。
鸿门宴。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是分餐制,中间留出了一大片空地,项庄才可能在那块空地上舞剑,而且空地应该不小,否则项伯哪有机会一起舞剑,掩护刘邦撤离。
席面上言笑晏晏,举杯相和,私底下暗流涌动,杀机四伏。现在遥想当日场面,亦感觉心跳加速,手心出汗。鸿门宴真不愧是天下第一饭局,真是高级!但日报君每每读到此处就忍不住想歪个楼:当时既然是分餐制,为什么不直接下毒呢?如果当机立断斩草除根,是不是中国历史从此就改写了呢?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光国家如此锅碗瓢盆亦是此理唐朝既胡汉融合之后合餐制出现后经过宋元明清渐渐成为中国餐桌文化的主流合餐制能取代分餐制有其固有的优点热闹、喜庆、方便碰个杯不用跑出二里地多个人也只需要加双筷子但由于卫生问题
各种修正方案不断被提出来其中最简便易操作的就是“再多一双筷子”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在全国展开一场“爱国卫生运动”。一些城市的普通饭馆,尽管设备条件不是很好,但是也在“搞好卫生,保证顾客身体健康”的口号下,千方百计地讲究卫生。当多位顾客一起就餐时,饭馆除了为每位顾客准备自用的筷、匙外,还备有公筷和公匙,并为有病的顾客单独准备了餐具。在1958年,中国广大农村公社开始兴办公共食堂,一些公社甚至改变了进食的方式,实施分餐制和公筷制,并且注重餐具的消毒处理。某些农村公社还形成了“户户用公筷”的饮食新风气。
公开报道资料显示,早在十多年前非典疫情发生之时钟南山院士就呼吁过,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向公众详解家庭卫生消毒重点时,也强调家庭用餐应使用公筷。
近期,北海也发出“使用公筷 健康你我”的倡议书。随着大家对健康的关注不断提高,“合久必分”似乎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不变的是中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只是更加科学也更加文明。下次有朋友去家里,请添两双筷子,一双代表你的接纳和热情,一双表示你的尊重和关心。来源:北海日报

前凸后翘 发表于 2020-3-15 09:17:36

养成用公筷的习惯挺好的!

天天發 发表于 2020-3-15 11:12:24

良好的卫生习惯才是健康的保证!

女神V 发表于 2020-3-15 11:12:41

可是家里的老人他们做不到,筷子,杯子乱用,就连孩子的拖鞋,他们都乱穿,

大肚腩 发表于 2020-3-15 11:13:58

你好我好大家好。

击只底 发表于 2020-3-15 11:14:48

值得倡导,但是需要考虑更多情景的应用。比如:小聚餐还好,要是大饭局起码两人一个公筷,否则不方便夹菜这意味着增加的筷子几乎是人数的一半,这样是否会造成资源浪费?还有觥筹交错下公筷的摆放,以及餐厅端筷子是否公私区分到位……要研究的还有很多。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要遵循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绿色可持续,我们大家一同努力

二十有余 发表于 2020-3-15 11:15:11

使用公筷,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二十有余 发表于 2020-3-15 11:15:22

应该各吃各的,公筷分餐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3-15 11:15:43

希望大家都能有这样的共识和行动。

风吹过呵呵 发表于 2020-3-15 11:15:55

主动使用公筷,吃饭时少讲话或不讲话体现的是人的品位。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饭桌上,多个人多几双筷子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