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延骁158789537
发表于 2022-2-8 11:16:21
做平安--编草人--旺屋:lol
曾延骁158789537
发表于 2022-2-8 11:17:14
本帖最后由 曾延骁158789537 于 2022-2-8 11:22 编辑
勺条--肋条(带皮带排骨的猪肉)还有烧羹饭
奉茶酒
先茶后酒
粘纸红等等····
大笼籺以前一般是新姑爷拜新年才做(结婚后的第一次回娘家拜年),现在大笼籺都成一般性籺了。
圆嘛籺,廉西片的一般用圆嘛(苎麻),廉东那边还有用木鳖子做的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2-8 11:24:10
曾延骁158789537 发表于 2022-2-8 11:17
勺条--肋条(带皮带排骨的猪肉)
我搞不清楚具体是哪个字,反正音近似“勺”,难道在廉州话中“肋”念“勺”?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2-8 11:56:20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2-8 11:24
我搞不清楚具体是哪个字,反正音近似“勺”,难道在廉州话中“肋”念“勺”?
有些东西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东西,还是要了解一下的,也需要传承。说家乡话,你一开口讲就知道你是哪里人,倍感亲切,很多时候离乡在外更容易感受得到。这就是乡愁。但是,一些属于家乡的特色词汇,慢慢丢失了,比如现在说廉州的小孩子,有些已经只会说“蜻蜓”,而不知【蜢𧋦】了。甚至连我也一时记不起来萤火虫是叫““熠燿虫”了。我们还说“争交”,而我奶奶说的是“驳口”,我觉得更有特色。等哪天说廉州话的小孩子用廉州话说“吵架”的时候,可能廉州话就离消失不远了。
所以我觉得有些方言词汇需要传承,有些需要记录,因为仅凭口口相传的话,久了分不清楚到底是哪个字。我们也就无法知其根、本、源。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2-8 12:00:50
曾延骁158789537 发表于 2022-2-8 11:17
勺条--肋条(带皮带排骨的猪肉)还有烧羹饭
奉茶酒
先茶后酒
请教,是庚饭还是羹饭,为什么这么叫?
印象中,大笼籺不是只有新姑爷第一次拜新年才做喔,好多人家自己也做的,那时候没多少零食吃,做点来吃
蔚蓝晶
发表于 2022-2-8 12:57:48
推广普通话,土话都不大会说了。
廉州小威仔
发表于 2022-2-8 12:59:38
蔚蓝晶 发表于 2022-2-8 12:57
推广普通话,土话都不大会说了。
其实推广普通话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不冲突,就看有没有人肯做了
庞春花
发表于 2022-2-8 13:43:06
文化之根。美。??。。。
专业保险员
发表于 2022-2-8 15:15:02
推广普通话
威廉州长
发表于 2022-2-8 15:39:46
廉州小威仔 发表于 2022-2-8 12:59
其实推广普通话和发扬传统文化并不冲突,就看有没有人肯做了
对,不冲突。学习外语和推广普通话都不冲突了,别说同时汉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