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南珠 发表于 2010-9-25 10:48:57

听说老翁要告别合浦123网站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陈海春 发表于 2010-9-25 15:25:04

原帖由 潇湘南珠 于 2010-9-25 10:48 发表 http://bbs.hepu123.com/images/common/back.gif
听说老翁要告别合浦123网站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不是老翁。

ゞ心随流水ζ 发表于 2010-9-25 15:27:14

http://img.....com/bbs/forumid_1/20100925_bb4d91d8d532aacea6eeqCcdI4dEIagr.jpghttp://img.....com/bbs/forumid_1/20100925_bb4d91d8d532aacea6eeqCcdI4dEIagr.jpg

laosu88 发表于 2010-9-25 15:55:24

attachments/month_1009/20100924_3714eb9b36d9f4fb899e210WBiLbtb80.jpg

这里的风景独好!

我应该 发表于 2010-9-26 00:25:59

楼上的灌水 !!!!别这样哦。

陈海春 发表于 2010-9-26 13:05:05

客家文化:客乡行之“水上丝绸之路——南流江(下)”(组图)

回顾历史,秦前的不知多少年,南流江日夜向南流,但江之两岸,都还是荒蛮之地。又不知多长岁月后,南流江两岸逐渐有了人类在此繁衍息。……时间来到秦朝,秦始皇为了统一南方,展其雄才伟略,派兵凿通灵渠沟通湘漓二水后,又凿通鬼门关沟通北流江(即今北流市圭江)与南流江。两大水利工程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交通,把中原与南越勾连串通起来,秦军顺水直抵合浦,将疆界推进到南海之滨。
               滔滔南流江
汉武帝时,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征集楼船十万,水陆并进至合浦征讨交趾叛乱。西汉后期,开凿湘南峤道,疏通灵渠,湘江至南流江更加通畅。从此,中原通过南流江至岭南的交通畅通无阻,而且也为中原开辟出了由北部湾海岸通往交趾的水道,从而使中原的货物能运到岭南与之交换,并且通过合浦港运往东南亚;而外国的朝贡者也通过这条水道进人中原。西汉桓宽在其《盐铁论》中记载:蜀郡的货物运到南海交换珠玑、犀、象等珍品,中国的丝绸也由徐闻、合浦、日南等处出口,在海上售与大夏、安息、天竺的商人,然后转卖给大秦(罗马)。繁荣的贸易活动,使处于南流江人海处的合浦成为西汉王朝的重要港口。

也因此使合浦港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到唐朝时,合浦由越州改名为廉州,因了南流江的便利,仍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港,这时的合浦港还没设置市舶使,课税低,并且桂东北兴安县的灵渠得到了进一步的修缮,水上交通更为畅达,吸引了大批中外商人的到来,促进了合浦港的发展。

隋唐以来,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巨大的船只从州江沿南流江航行已很困难。因此外商一般从合浦沿海到达海门港(今廉州镇至冠头岭)一带,汇集于廉州镇,然后换小船沿南流江北上,南流江乃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流江上鱼米乡

宋朝奖励海上贸易,更提高了南流江的航运价值。又据明朝林希之撰写的《钦州志》记载,宋时安南使者多从合浦或钦州入境,乘船经南流江入鬰林,经鬰林至北流一段陆路,再乘船经北流河至藤县下梧州,转入桂江而上,又经兴安运河入湘江,转长江而下抵南宋京都临安。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二月曾动工兴建连接南流江与北流河的运河,虽未成功,但至今尚留有原运河遗迹。
   
航运发达的南流江上,无数文人、武士、商人穿梭往来、南来北去,加速了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语言的融会、变化和发展,使南流江流域经济富庶、文教兴旺。南流江,她从秦汉始,在漫长的风雨岁月中,用碧波与帆樯描绘了一幅活脱脱的千古“清明上河图”。《廉州府志》记载了当时“外洋各国夷商,无不梯山航海,源源而来”的盛景。      
         外洋各国夷商,无不梯山航海,源源而来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封锁海口岸线,对外往来的货物都有赖于南流江——北海航道和赤坎至鬱林的国际陆运线,鬱林是转运枢纽。南流江依然百舸争流,千帆竞过,源源不断航运物资。据《博白县志》载:抗日战争时期,南流江航行民船1300艘。每艘船小的载10至20吨,中的载30至40吨,大的载65吨。有船工一万多名。每年上下运输货物千百万吨,主要是将合浦、北海生产的食盐和海外进口的棉纱、布匹、药品以及生活必需品运输到玉林埠船,然后转运到西南各省,又将包括玉林在内的内地生产的粮食、生猪及其它农产品运到沿海销售。当时南流江成为中国西南一条运输大动脉。
抗战胜利后,南流江货运减少,至1949年仅剩木船100余艘,解放后,随着铁路、公路的兴建,南流江航运的历史使命结束。
虽然,现在南流江已经风光不再,但是,南流江这条“水上丝绸之路”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重要地位是不容质疑的,它曾经为我们合浦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故此,笔者建议:一、挖掘宣传“水上丝绸之路”南流江的历史文化。二、保护南流江,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水质。三、开办实业。澳门风水师麦玲玲认为:从地理上看,珠江水流入澳门的水相对是混浊的,逢是混浊的水……,清澈的水更适合做实业。南流江之水清澈见底,所以,应很好地利用南流江开办实业。(一)、恢复南流江航道!利用水位落差,疏通拓宽江道,建若干个水利枢纽,拦坝蓄水、防洪、排灌、发电、通航,使合浦、北海浦北、博白、玉林、北流、容县、藤县、梧州九市县通航,并使之连为一体,形成南流江流域经济带,与北部湾经济区相互配合,成为一个强大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习惯,共同前途的区域经济区。
(二)、开发南流江为旅游线。南流江两岸曾留下许多名胜古迹,如顺塔、大浪古城、东西射马岭、新渡古圩等。可拓宽现南流江河床,两岸种植树木花卉,山岭高坡建亭台楼阁、整修文物古迹,航行舟楫,旅游观光,实属胜境。这样,北海是滨海城市,气候宜人,银滩沁人,海鲜诱人。南流江沿江两岸则千里平原,稻海、蕉林、茶园、果山、菠萝、龙眼、荔枝、沙田柚等热带佳果,硕果累累,美不胜收。白鹭翔飞,田园云雾飘绕,远山翠黛。高等级公路车流如水,工厂民居翠玉般撒落广袤大地。农村城镇连成一片,灯火辉煌,一派小康美景。   顺塔
附记:水上丝绸之路,是我第一次给南流江下的定义。想当年南流江,一定像今天的高速公路一样交通繁忙。研究一下她作为“水上丝路”的经济意义,在目前北海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压力下,特别是对合浦来说,也许对我们现在发展经济有更多的启发。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所以,又或者,能开发南流江,在拥抱蔚蓝的大海的同时,回手再拥抱我们的起点,也许作用不可估量。

总江大桥 发表于 2010-9-26 13:18:15

总江大桥也是跨在南流江上的一条桥哦

心想事成 发表于 2010-9-26 13:24:09

南流江南流江`````````````

茫然 发表于 2010-9-26 18:20:12

在我家后面

阿卑 发表于 2010-9-26 19:25:15

大云渡江 .......
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查看完整版本: 【图文连载】客家文化(之老虎毑婆)......(之四大书院)892楼